【活動花絮】
【農業跨界:技藝、社群、物種纏聚的農業想像與實踐】系列演講一
「允許複音聚合的可能:
以成功大學USR計畫的光合菌友善農業行動為例」
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(以下簡稱本中心)於9月23日請到成功大學USR計畫「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」主持人
,台灣文學系簡義明副教授,分享他如何以人文領域學者的學經歷,跨界進入成大以農業為主軸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
,並以人文關懷角度經營農業社群。


簡老師率先提問,讓聽眾思考
以工學院為主要USR計畫團隊成員的成功大學,一位人文領域學者如何加入並發揮影響?在此計畫中,團隊率先以光合菌
幫助農民降低種植、養殖成本,接著建立農民
師傅的制度,讓各自從業的農夫或養殖
人家願意進行交流,實踐民主科技的精神,讓原先處於被動接受的生產者開始反過來要求技術產品的精進。




這些改變過程雖然都是滾動式的發展,但核心價值皆由人文關懷出發,透過說
農民的語言、擴大農產品
的市場,進入當地學校營養午餐
,甚至到協助農民申請生產履歷追溯機制等,連接起大學的科技與農民的實作經驗;同時,農民也反饋給大學,讓冰冷的實驗數據
多了更多橫向的交流,使得「複音──農民與大學的聲音並存」成為可能。






這場演講感謝
簡義明老師的分享,會後討論十分踴躍,聽眾發問到超過預定時間,非常謝謝簡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精采演講。人社中心接下來的「環境人文系列演講」場次,於9月30日、10月15日及11月19日各有一場,分別邀請清華大學張瑋琦副教授
、紀錄片導演劉嵩
以及交通大學蔡晏霖副教授
前來中興大學,分別以小農生產與行銷、農村變遷影像紀錄以及多物種共生農法為題進行演說,歡迎各位一同共襄盛舉。




